佛弟子文庫 > 隨機推薦

地藏菩薩的咒語--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

【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。即從座起而白佛言。大德世尊。我當濟度此四洲渚。世尊弟子一切...

夢參老和尚談修行

離開紐約不到四年,這次重回紐約,我問了很多道友:有沒有拜懺啊?地藏聖號有沒有念?修行的功課有沒有斷啊?有的答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

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是時世尊思惟觀察。湣未來諸眾生故。說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羅尼法。即說咒曰。 南謨...

【大藏經】大悲咒注音版

1)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耶ye 2)南na 無mo ...

只要問妄想一句話,它就完了

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,那很簡單,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。而修行的困難就是,主要是你內...

六個方法可以懺除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罪業

無始以來我們造了無數的業,逐一受報,什麼時候才能成佛呢?成不了了。就是說,(如果...

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

問: 在懺悔時,我們對罪業是訶責的,但是要同時觀察罪業本空,如何融通才可以趨向清...

永離女身的兩種捷徑

信樂永離女身願: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其有女人聞我名字,歡喜信樂,...

觀男女二根極其污穢,才能破除淫欲之魔

現代人把這個婚外戀,還認為是一個很浪漫、很時尚、很現代的生活方式。不瞭解這裏面造...

禪學中的智慧故事

1、泥濘路上 某日,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,此時,天正下著大雨。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...

一心念佛,切忌三心二意

今天才正月初十,大多數人都還在享受新年的歡樂,你們卻從杭州跑到大佛寺來看我,要我...

世人若遇災殃,應作償債想

世人稍遇災殃,不是怨天,便是尤人,絕無有作償債想,生悔罪心者。須知「種瓜得瓜,種...

知識份子來學佛有幫助嗎

問: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、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? 慧律法師答: 説明可大了。 知識的東西它是生滅的東西,是能...

縱大禍臨頭,又有何畏懼

【原文】 當此危險世道,宜放開心胸眼界,努力修持淨業。所有吉凶禍福,悉不計慮,隨...

印光大師談愛情婚姻

(1) 立志如山,守身如玉 茲有江蘇太倉吳紫翔居士,念世禍之日亟,彼新學派,提倡廢倫廢節,專主自由愛戀,如決...

【推薦】修無分別智要從哪里著手

問: 師父慈悲,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,有一母親他有兩個兒子,一個是看書的時候睡覺,另一個是睡覺的時候還看書。請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

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(出雜阿含別譯)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: 一時,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,多比丘僧...

貪嗔癡哪一個最重

問: 貪嗔癡哪一個最重? 淨界法師答: 殺盜淫妄每一條戒你的煩惱都有三種的情況,第一個依止貪,第二個依止嗔,...

虛雲老和尚的節儉惜福

當時,已是一百一十七歲高齡的老和尚,每天都要到建築場所和開荒的地方巡看,並親自指導,還要接待來自各方的人士。...

【大藏經】菩薩戒本持犯要記

菩薩戒本持犯要記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菩薩戒者。返流歸源之大津。去邪就正之要門也。然邪正之相易濫。罪福之性難分...

【大藏經】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

(以下僅限出傢俱戒者觀看)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第一分初波羅夷法 佛在須...

佛法是世界之光

過去有些人有誤解,說佛教是封建的、迷信的、消極的,其實佛教的本質不是那麼一回事。...

聖嚴法師《誰惹誰生氣》

有些人認為自己內心沒有問題,卻又常常生氣,常常難過。 我曾問過一個人:你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煩惱? 他說:我自己...

禁火莫燒山林

禁火莫燒山林,就是禁止放火,不要燒毀山林。那麼從下面這些文句看,主要是談止惡的一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八無暇有暇經

佛說八無暇有暇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: 一時,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,與大苾芻眾及人...

求生西方後為何要發願到娑婆度眾生

問: 請問法師我們一心祈求生西方,但是為何又發願要到娑婆世界度眾生?這個娑婆世界的確很苦。 淨界法師答: 你...

勸人受五戒要承擔他持不了戒的惡業嗎

問: 我有一位師兄,學佛半年就能背《無量壽經》。看他那麼精進,幾次勸他受五戒,可...

聖嚴法師:四眾佛子共勉語

這二十句共勉語,並沒有前後一定的連貫關係與次第,不過,開頭二句:信佛學法敬僧,三寶萬世明燈。與最後二句:處處...

平時要如何去累積福德增長福報

問: 平時要如何去累積福德、增長福報?佛法說:「大作夢中佛事,宴坐水月道場。」因果、福報的問題,很多人覺得它...

家有逆子,往生還有希望嗎

問: 師父慈悲開示,弟子求生的心極切,厭離心也很強,但卻遭遇了一個忤逆的兒子,經常罵我,使我心神不寧,心裏常...

大安法師:怎樣做到凡事都能隨遇而安

問: 怎樣做到凡事隨緣,隨遇而安? 大安法師答: 要做到隨緣安樂,首先要智慧觀照吾人在這一期生命當中,命運的...

【大藏經】【注音版】普賢菩薩聖誕祝儀

本祝儀根據《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》(印光法師鑒定)整理並注音。...

不要生活在過去

在太平洋布拉特島附近的水域裏,生活著一種魚,它的名字叫王魚。 王魚是天生的魔幻大師,它能吸引一些較小的動物,...

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

末學學佛已有幾年,先是學禪宗,近來才開始修淨土。 末學所在的地方,一南一北有兩大...

與人攀比是痛苦之源

有位居士不服氣地說,鄰居家家庭條件不好,夫妻兩也沒什麼文化,為什麼他家考試考了第一名呢?我在家孩子身上也沒少...

阿彌陀佛為何被尊稱為「佛中之王」

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,是哪幾種呢?蕅益大師概述了五點。 第一,就是橫超同居...

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

其實從佛的角度,沒有人天乘、二乘,只有成佛之道,只有一條路,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乘...

佛教的真理

何謂真理?在古希臘,「真理」是指公開展現在人的理智之前的東西,具有確實、符合事理原則的意思。在中國老子《道德...

聖嚴法師:佈施的人有福

為了保障未來的安全幸福,我們不能沒有儲蓄的習慣。凡是懂得儲蓄的人,便會考慮哪一家銀行的哪一種辦法,才是信用最...

聖一老和尚《地藏經略說》

前言 各位法師、各位居士、各位善知識: 今日地藏經法會,是香港同學會所請,此經乃佛說,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曾經...

佛教的兩種懺悔方法

當我們在修習懺悔的時候,有一個偈頌值得我們注意,在《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上說:一切...

蛇爬進家是否不吉利呢

問: 仁達大師:您好!我從07年就開始關注正覺寺的每一次建設進度,深受震憾,可惜由於工作和路程原因,一直未能...

在一念上究破,方能永斷無明

居士鮑中素來信,近來做功夫,少少有了入手處,故問大師,有沒有秘密的竅訣,做為捷徑...

居士說出家師父的過失有什麼果報

問: 在家居士說出家師父的過失有什麼果報?請師父詳細指點,以免初學弟子犯錯。 大安法師答: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...

提起佛號,把瞋恨心降伏下來

當你碰到冤家對頭現前的時候,瞋恨心有可能會上來,巴不得他倒楣,巴不得他碰車,巴不...

托彼名號,顯我自性

從事相上來說,無量壽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。阿是無的意思,彌陀是量的意思...

說話的二十二戒

1、戒多言: 說話不要太多,言多必失。 2、戒輕言: 不要輕率地講話,輕言的人會召來責怪和羞辱。 3、戒狂言...

禪門的修行路:饑來吃飯,困來即眠

一般人聽到佛教在講修道、證道,都以為是一門高深莫測的玄理,更談不上進入道的境界。有些人對《妙法蓮華經》的一稱...

【大藏經】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

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一卷(出吉祥勝初教王瑜伽經)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...

絕對不要去嫉妒,那個是人家的福報善緣

人與人相處,需要寬闊心懷去面對。小事情不要太在意,講幾句話,拿個什麼東西,多做些...

測測自己的寬容度

請對下列問題作出是或否的選擇,每題答是記1分,答否記0分: 1、有很多人總是故意跟我過不去。 2、碰到熟人,...

醫院治不了的病,這句佛號都能治

大家總認為生了病趕緊要跑醫院:掛號,做這個檢查、那個檢查,然後開一大堆藥就來服。...

【大藏經】菩薩生地經

菩薩生地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: 一時佛游于迦維羅衛國釋氏精廬,尼拘類樹下坐,與五百比丘眾俱。 是時...

二六時中都不要忘記這句佛號

很多念佛人對於淨土理念是知道,但是行不到。知之匪艱,行之維艱,他知道,但是做不到...

宏海法師:淨土三資糧

(第一講) 好,各位蓮友大家上午吉祥,阿彌陀佛。 今天是我們連續昨天第二次的這樣...

佛為什麼說無相

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門,無論是有知識的,無知識的;貧的富的,貴的賤的;都能攝受,都可以接引。但在接引之中,個人對...

把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

【阿難見佛,頂禮悲泣,恨無始來,一向多聞,未全道力。殷勤啟請十方如來,得成菩提妙...

疑根未拔,這是往生的障礙

有些人念佛的時候說,哎呀,我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不會救拔我?你看--疑惑!因為你...

賣齋立斃的故事

有種情況,也是我們這現前一念心,由於我們開始修行轉業,使這個境界來報,果報不定的...

學佛的人,一定要有寬恕的心

寬恕是一種美德。夫妻之間如果互相有寬恕的心,夫妻的感情一定很甜蜜;兄弟姐妹之間,...

寬容,是為自己創造機會

春秋時期,楚王請了很多臣子們來喝酒吃飯,席間歌舞妙曼,美酒佳餚,燭光搖曳。同時,...

【大藏經】淨土神珠

淨土神珠 幽溪傳法後裔 古昆 集 淨土神珠者何。現前一念心性。靈妙莫測之謂也。彌陀經稱讚不可思議功德。一切諸...

如是持念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

眾生念佛大多以生滅心持念,然而六字洪名是從阿彌陀佛的清淨平等心流現出來的。這清淨...

如何判斷修行有沒有進步

蕅益大師在《靈峰宗論》上說:世情淡一分,佛法自有一分得力;娑婆活計輕一分,生西方...

清代高僧徹悟大師

各位有緣,大家吉祥。今天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是,淨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師徹悟禪師。徹悟...

為何念佛人要到臨終時,才能見佛來迎呢

問: 佛是無處不在的,那為什麼念佛人要到臨終往生之時,才能見到佛來接引呢? 大安...

【推薦】在世間中得解脫,要按四個步驟來修行

如何在煩惱痛苦迷惑的惑業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脫,五欲六塵的誘惑,這個是魔境。你要貪著...

不可將心待悟

祖師們叫我們用功,常常說:不可將心待悟。就是說在用功的時候不能停留在某個境界,要...

如來藏與阿賴耶

藏即含藏,如來藏中含藏如來無盡的功德。一般區分在纏如來藏和出纏如來藏。纏指纏縛、...

一位出家僧人寫給父親的信

尊敬的父親大人慈鑒: 出家兩年余未親聞您的慈音,12月28日路經福州與您通話,悉...

小人也可以轉換成貴人

生活中,有人被他人捉弄或陷害,於是把稱對方是小人,便從心裏產生怨恨,甚至總向伺機報復。這,斷然不可!細想,他...

一代高僧古月禪師成就記

本典故系根據帶古月禪師去出家的同參達本法師親自宣說的。由達本法師付與中天寺開山住...

痛苦不是我們的全部

生命中充滿痛苦,但它同時也充滿了很多奇跡,像藍天、陽光、嬰兒的眼。痛苦不是全部,我們還必須去認識和體驗生命中...

凡夫能去極樂全靠這句萬德洪名

阿彌陀佛萬德洪名,如大冶洪爐;吾人多生罪業,如空中片雪。業力凡夫,由念佛故,業便...

管理好我們這顆心

有一種內觀法門,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。修內觀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在十天當中,每個人一句話都不要說,都向內觀照,這...

佛靈和心靈是兩碼事嗎

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。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,也是往生極樂的三種資糧。譬如說,或者我們...

因果複雜,肉眼凡夫不能明瞭

來示雲,時當末法,彼邪見魔黨,往往身泰體健。而正信之士,反致多病多惱。豈非定業使...

聖嚴法師《永不疲倦》

不寐夜長,疲倦道長,愚生死長,莫知正法。(大智度論卷三) 失眠時覺得長夜漫漫,疲倦時覺得路途遙遠,而愚癡的人...

念一句阿彌陀佛,就包含了無量無邊的意思

人類語言中最好的一句話便是大家都聽過的阿彌陀佛,有的人一聽到就很想笑,學電視回答...

為什麼現在選擇自殺的人特別多呢

問: 師父,為什麼現在選擇自殺的人特別多呢? 慧廣法師答: 先說個題外話,大家平緩一下情緒,不管修不修行,這...

邪淫之事為天地所不容,神鬼所憤怒

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,是為邪淫。此事天地所不容,神鬼所憤怒。一有此心,雖未行其事,已大損陰騭。實犯者,非僅己...

聖嚴法師《冤家路窄》

「怨憎會苦」是佛所說的人生八種苦之一,意思就是冤家路窄。 例如 :有個你很討厭的人,有他在的地方你就不想去,...

無緣大慈同體大悲,就是究竟的平等心

修行這條路要堅持走下去,確實有很多困難、很多障礙。仔細地把這些困難、障礙想一想,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法集名數經

佛說法集名數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頂禮一切佛、一切智智、天人師。無邊...

【推薦】永離女身的兩種捷徑

信樂永離女身願: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其有女人聞我名字,歡喜信樂,...

念佛不回向和發願,是否可以往生

問: 既然心作心是,念佛成佛,念菩薩成菩薩,都在一念之間,那又何必發願與回向呢?弟子雖然經常念佛菩薩聖號,但...

吾人一念心性,與諸佛了無有異

吾人一念心性,與三世諸佛,了無有異,其智愚苦樂天淵懸殊者,以宿世今生之所修所習,...

莫做十種奇怪的學佛人

1、貪心學佛,心常望報 有的人學佛的目的、動機和行為只有一個,就是求這個、求那個...

對立心強的人,妄想就打的重

要改變自己就先瞭解自己,楞嚴經的七處破妄,十番顯見,就是教我們去判定真跟妄,經中...

【大藏經】【注音版】大勢至菩薩聖誕祝儀

本祝儀根據《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》(印光法師鑒定)整理並注音。...

這是晚年最要緊之所在

【原文】 無常迅速,雖老少無別。然年少人猶處未定之天,妄冀長壽;若老年人,則定然...

四種器官的降火食方

第一把火:胃火 表現症狀:胃腸道症狀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、腹脹、口幹口臭、大便稀爛...

若是做錯了事要怎麼懺悔

問: 我們若是做錯了事,應怎麼懺悔? 答: 迷途知返。杜絕一錯再錯。 懺悔過失和罪障。若是錯了不改,好比船到...

佛法的大意

一、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增進道德是佛教的戒學。戒就是止惡行善,它包括兩個方面:好...

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

一、起床 作為佛教的居士,我們應該怎麼起床呢?起床的時候應該做些什麼呢?我們心中...

做夢的五個原因

總是被問夢見什麼什麼是怎麼回事,好像佛教就是要幫別人解釋夢的一樣。而自己也常常做...

佛為病比丘洗浴

佛陀時代,有一個國家名為賢提,當時有位年老比丘因長期臥病,不僅身體枯瘦、形容憔悴,甚至因無人看顧而污穢不堪,...

如何對治悲觀抑鬱想自殺的煩惱

守本分,修實行,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。悲觀抑鬱和想自殺的煩惱可治也。 人生世間...

四大安靜 眾患消除

佛陀住世時,舍衛國中有一位已證得須陀洹果的須達長者,他的朋友好施不信佛法也不信醫生,生了重病癱臥在床,親友們...

羅睺羅忍辱的故事

阿難說:佛陀在舍衛國,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,羅喉羅和他的老師舍利弗,有一天清晨,風...

佛教的五條基本戒律

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,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。菩薩戒,也是以五戒為基礎。何謂戒?就是要行善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...

你敢信我就來--普陀山梵音洞

諸位有緣,大家吉祥。 今天呢,我們來到了普陀山比較特別的一個地方。那我們都知道觀...

道源法師《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》

(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) 今天要與諸位講的是地藏菩薩本願經;在未講經之前先懸談一下本經大意;也就是說要講一部經...

三隻桶

青年人即將走上社會,為此惴惴不安。臨行前,青年人來看望爺爺,希望爺爺能給他一些忠告。 爺爺說我的菜地很久沒有...

寬容是做人的美德

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,一個寬容的人善於補人之過,容人之短,體現出一種人格魅力。 寬容是理解、溝通的橋粱。不懂...

與觀音菩薩的慈悲行相應

觀世音是羅什的舊譯,玄奘新譯為觀自在,這是同一梵語的不同傳譯。中國每略稱為觀音。菩薩,簡單說,就是上求下化的...

居士怎樣如法修行

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親閒聊。當談到居士時,這位父親氣哼哼的說:自從他信了佛以後,...

睡眠者,昧略為性,障觀為業

不定四者:睡眠者,令身不自在,昧略為性。障觀為業。謂睡眠位,身不自在,心極暗劣,...

念念不忘,心心不懈,即此便是修行之要

身為大患之本,眾苦所聚,六道生死,先要識此生死苦因。所謂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,若滅...

抗衰老的蔬菜和水果

醫學研究證明,與機體老化相關的疾病及基因的突變,都與自由基的損傷有關。因此保持機體足夠的抗氧化物質,及時清除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

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 歸依普遍虛空界  三世清淨平等...

修行與工作互不抵觸的

一般人對修行的認知、想像,大概只停留在打坐、念經、拜佛、閉關、打禪七等行門的修持,這其實只說對了一半。佛法講...

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往生

問: 為何懺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,鼓勵大家要證得一心不亂,並說:假若未得一...

不起分別心,是故當處最吉祥

若當下不分別,當為最吉祥。我持咒的時候,不起分別心,是故當處最吉祥;我念佛的時候...

能修此十一種法,道業必有成就

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,有一天,為比丘眾開示:比丘們!如果能成就十一種法...

一坐四十年

佛窟惟則禪師,宋朝長安人,少年出家後,在浙江天臺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。 他用落葉蓋屋頂,結成草庵,以清水滋潤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佛大僧大經

佛說佛大僧大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佛在王舍國。國有富者,其名曰厲,金銀眾寶、田地舍宅、牛馬奴婢,不可稱數。厲...

《如來隨機利生淺近論》白話譯

【原文】 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生佛不二,凡聖一如。由迷悟之攸分,致升沈以迥別。大...

可以不善待這個色身,以便早日解脫嗎

問: 請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,人生既然這麼苦,我們可不可以不善待這個色身?以便早日解脫,早生極樂? 宏海法...

現代人造業有四種特點

現代人造業有以下幾種顯著的特點,和以往時代迥然不同。 一、意樂猛烈 即造業時內心...

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

問: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呢。請一開示一下。 方海權答: 做為凡夫俗人,有時難免會有過失,能於悔過即是為...

如何鍛煉我們的心

今天講的題目是「鍛煉心」,也就是討論怎麼來鍛煉我們的心。 一、鍛煉 首先解釋「鍛...

口說愛語可助我們攝化眾生

善護口業,不出惡言,可令我們內心保持清淨無染。口說愛語,可以幫助我們攝化眾生,廣...

【大藏經】出曜經

出曜經序 《出曜經》者,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,集比一千章,立為三十三品,名曰法句,錄其本起,系而為釋,名...

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

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 通常認為,若要瞭解三世因果,必...

善用其心就在當下

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----《華嚴經淨行品》 這首偈的大意是...

真我與假我

生活中,我和許多人一樣,總是慣於從身外尋找參照物,喜歡和別人一比高低,凡事不甘人後,雖明知心靈會由此受到系縛...

何不往生兜率疑

第十,何不往生兜率疑 【注文】 又問:兜率內院近在此界,又有補處菩薩于中說法,亦...

【大藏經】淨土證心集

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臺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本懷者何。㧞人之苦。與人之樂也。雖雲法性平等。無非勸人去...

念佛為何越念雜念越紛飛

問: 請教法師!本來念佛應該是越念越清靜的,為什麼我會越念雜念越紛飛? 大安法師答: 雜念是病,佛號是藥。我...
重新加載文章 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