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文庫
隨機文章列表

「心霾」比「霧霾」更可怕

我們都知道,世間一切經濟的發展,實離不開能源,然在追求...

佛法不在遠求,即依現前世間事

佛法不在遠求,即依現前世間事,能作得條條是理,事事如法...

現在是念佛者多,往生者少嗎

問: 請問法師,現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淨土為最終的歸宿,...

苦從哪里來?

有一次,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羅國遊化,來到一個叫...

【大藏經】觀無量壽佛經疏

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 道俗時眾等...

做人的四項原則

怎麼做人呢?做人有四項原則: 第一個原則是賺錢很重要,...

【漫畫】惡不能障,彌陀救度

四川省梓潼縣農村有一對夫婦,年紀四十歲左右,一直以來就...

修行人必知十要

1.修行人,戒淫心, 淫是六道輪回根。色如毒藥迷心...

婚姻的暴力

婚姻暴力不是現在才有,在中國歷史上,古小說中,都有描述...

為什麼很多人很難相信淨土法門

為什麼很多人很難相信淨土法門?他就很難相信你為什麼沒有...

聖嚴法師《禪修的要領》

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,是把身心放鬆。 頭腦...

吾見散亂豔喜,愚癡特迦大事已辦

嗟嗟!人之精神用之詩字,吾見右軍李杜,不出生死;用之佛...

貪婪的代價

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處僻靜的窮山村裏,發現了一個老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辟除賊害咒經

佛說辟除賊害咒經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比丘僧。南無過去...

凡念佛人,但宜至誠懇切,一心正念

原文: 凡念佛人,但宜至誠懇切,一心正念。絕不妄想見佛...

【大藏經】三聖圓融觀門

三聖圓融觀門 沙門澄觀述 夫上聖觀人設教,言不虛陳...

在寺院上早晚課的方法

對各位來說,現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課,有很多不適應。特別是...

淨宗大德彭際清居士

彭際清(1740~1796),名紹升,字允初,號尺木,...

怎樣才能求生淨土

淨土宗有三經一論:曰《無量壽經》、曰《觀無量壽佛經...

三世因果的理解

今天繼續探索因果,因為因果在我們學佛的過程中太重要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頞多和多耆經

佛說頞多和多耆經 失譯人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: 一時...

剛念佛不久的人沒助念,能往生西方嗎

念佛是長是久,各人因緣善根有差異。但無論他念佛時間的長...

修行人要修六波羅密

修行人要修六波羅密。(六波羅密,即是六度。一、佈施度。...

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與利益

藥師佛十二大願: 第一大願: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...

豐子愷《護生畫集》

豐子愷——護生畫集...

老病死苦常隨逐

過去,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。一天,波斯匿王在...

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

問: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?(因為師父少忙不過...

【大藏經】【推薦】【注音版】暮時課誦--單日

根據《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》(印光法師鑒定...

破戒跟著魔的差別

假設我們用攀緣、迷惑的心,來面對五陰魔境,這個過失是非...

【大藏經】法句譬喻經

法句譬喻經卷第一 晉世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無常品第一...

降伏自心的秘決

當今時代,無論是居士還是出家人,都能方便、及時地接觸到...

本煥老和尚:多修多得

為什麼我今天要來這裏?因為廟裏的執事多少有些變化,...

走遍天下尋知己,未識這個是知音

比丘可不是個簡單的稱呼,這修行人,要久住叢林,親近有道...

阿育王的百億千金供養佈施

佛滅度後,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國王。有...

念佛人有病當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

汝母年高,於淨土一法,未能認真修持。宜常與談說六道輪回...

【大藏經】在家律要廣集

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一 明 蕅益沙門 智旭 集 清 (...

錢是一味藥

《全唐文》中收錄了一篇唐人張說的奇文《錢本草》,全文1...

【大藏經】【推薦】楞嚴咒注音版

楞嚴咒注音版...

修行人為什麼一定要受戒

問: 為什麼修行者一定要受戒? 如本法師答: 凡夫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不自守意經

佛說不自守意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: 一時...

大安法師:做不到的就全交給阿彌陀佛

我們因無明的煩惱沒有斷,俱生我執堅固,會有什麼清淨...

龍褲國師的故事

昔日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,心想修行,苦不知如何為是...

除苦助伴濟他身,施藥瞻視有病者

除苦助伴濟他身,施藥瞻視有病者 ,病人看病,碰到有病的...

出世法是身後事,何不等晚年再修習

問:淫欲固是生死之根,不可不斷。但出世之法,乃身後事耳...

慧律法師《臨終切要》

○本段為《臨終備覽》之綱領和重點,沒時間閱覽長篇大...

【推薦】念念生滅,無以把捉,憂在哪里?

因心情很糟糕,徒步去了正定的臨濟寺,十多公里的路程,走...

【大藏經】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

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...

人們為什麼會懼怕死亡

人都害怕生病,害怕死亡,因此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願望。秦...

就是為了這最有意義的一喊

淨土緣起的第六大緣起,就是染土本空。為什麼要說淨土真實...

做財富真正的主人

這是一個以商業為主流的時代,物質文明高度發達,財富積累...

憨山大師:八識規矩通說

唐三藏法師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門 德清 述 八識規矩者...

人生的總預測

這個世間一切都是夢幻泡影,它的吉凶禍福都是在做夢:好一...

起嗔怒心會引起的三種過患

第一是心遠離安樂。一個經常生起嗔恨心的人,他的意識是不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末羅王經

佛說末羅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: 一時,佛...

大安法師:一念淨心即得往生,那還要念佛嗎

問: 有人說:《無量壽經》談一念淨心即得往生,所以...

弘一大師《改過實驗談》

今值舊曆新年,請觀廈門全市之中,新氣象充滿,門戶貼...

房門反鎖,念佛穿牆

⒈董子明居士,民國時期山東蓬萊人,學識淵博,曾經擔任吳...

戒體有防非止惡的力量

我們南普陀學院,有個沙彌剛出家時,我告訴他:沙彌十戒中...

縱欲是以消耗福報為代價

當欲望的享樂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時,一些在傳統道德規...

友誼、快樂、死亡

有三位年輕人在一個小鎮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隊伍。他們打...

雞頭梵志得度本緣

昔時,世尊離開舍衛國,與五百比丘僧遊化人間,到羅閱城迦...

【大藏經】【推薦】大方廣佛華嚴經(80卷)

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...

寧近毒蛇,不親女色

于諸女色,心無染著。凡夫顛倒,為欲所醉,耽荒迷亂,不知...

最好的領導者

團體的領導者有兩種型態:一種是權威型,在他的領導下...

能把娑婆空掉了,才有資格談極樂是空

這個實有到底是什麼實有呢?上個月有一批居士到東林寺去參...

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

不管學不學佛,一個人想做到隨時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難的。 ...

【推薦】方海權《日行一善》

一、行善積德篇 問: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,什...

關於疾病、長壽和善終

最近一直在生病,每年陽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,我的身體都...

具足四種力量才能真正的懺悔

懺悔是我們修行的人自淨身心、明心見性的一個最初的必經的...

若人朝朝自反省,行無瑕疵並賢明

若人朝朝自反省,行無瑕疵並賢明, 智能戒行兼具者,彼為...

明學長老:出家人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

作為出家人,如來家業的荷擔者,不管如何適應社會,發...

隨順世緣減煩惱

前幾天寫了日記《隨順世緣除煩惱》,講了放下我執,精...

父母的累都是為了子女

有這樣一個故事,說有個地主對他的佃戶很好。有一次,...

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兒--誰是高僧

普陀山有三大寺,我們現在第二大寺法雨寺的山門口,前面的...

羅睺羅出家記

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見佛,因為那時佛要度羅睺羅出家。國王得...

修福要怎麼去修

首先來看修福。一個修行人要修福,怎麼去修?從哪里下...

修行要找到正確的方法

佛教中講修行,就是不斷修正身。口,意三業的行為,把錯誤...

念一句阿彌陀佛,就包含了無量無邊的意思

人類語言中最好的一句話便是大家都聽過的阿彌陀佛,有的人...

【大藏經】阿毗達磨界身足論

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...

為了讓你拜,我來做點怪

問: 有一些同修講,廣東某一寺院有某法師講自己隨時可以...

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

國慶長假,待客之餘,讀書、寫字、坐禪、念佛。 品讀《周...

怎樣保護學佛人的信心

佛教講信解行證,如果沒有信,其他的全部談不上,解行...

請法師到自己家供養,這樣是犯戒嗎

問: 弟子這裏有法師來,可是有師兄卻說是奔他而來的...

一缽水使其福運增長

佛陀和弟子們們每日托缽乞食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溫飽嗎?其實...

大安法師:佛像、念珠、法器如何開光

問: 弟子想恭請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,怎樣請才比較如...

寶天比丘

恭喜!恭喜!恭喜長者您喜獲麟兒!哇!真是太不可思議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金身陀羅尼經

佛說金身陀羅尼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...

【大藏經】原人論

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...

色欲招病,斷欲是藥

明朝鄺子元,得了心臟病,神經衰弱之症,精神時常恍惚欲倒...

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罪業,為何還能往生淨土

我們是有罪,所以才來輪回,這是事實。但是有罪,有些人進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護淨經

佛說護淨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往昔,佛共阿難行,遇...

積極人生莫後悔

佛教經常讓我們講身心無憂,身無憂,心無憂。那我們就快樂...

【大藏經】溫室經義記

溫室經義記 沙門釋慧遠撰 此經開首。須知六要。一知...

素食是冷卻地球的最佳選擇

科學界現已形成共識:全球暖化有可能毀滅人類,而人類...

功到自然就成

不說一般的人,就說菩薩的願力,我講個故事。印度的無著菩...

慧律法師:說僧過惡,犯大重罪

【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、譭謗出家僧眾,若說僧尼過惡,...

心靈的四個品級

人們通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,用相貌和氣...

訓練自己傾聽的工夫

溝通是一種修行,必須有很好的禪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溝通,光...

【大藏經】【注音版】佛教念誦集--朝時課誦

根據上海佛學書局二五年一月印行的《佛教念誦集》(朝...

善導大師兩種的深信

善導大師兩種深信是對於觀經,這種圓發三心的深心。深心就...

【推薦】看似贏了,其實是輸了

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所租的小套房裏為著添購新傢俱的事情而...

福慧雙修的重要

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,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。哥哥每日精...

貪圖供養墮餓鬼

佛陀時代,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達多長者,所擁有的財物...

中陰身一現前,累劫的善惡業力也都會現前

陰境若現前,這個陰境,就是中陰身境界一現,就是知道中陰...

【推薦】留一隻眼睛看自己

忙碌並沒有錯,因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,那就有點不對頭了。...

百萬佛號閉關體會

生死苦海,唯佛法可度;諸法門中,唯淨土為最。生而為人,...

善待動物

曾經,有個獵手,逐鹿過寺前,問馬祖老和尚:師傅,看...

其形雖寐,但聞性不昏

阿難!是人夢中,豈憶靜搖開閉通塞?其形雖寐,聞性不昏。...

一生定要美麗一次

生長在非洲荒漠地帶的依米花,默默無聞,少有人注意過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放牛經

佛說放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: 一...

佛法貴精不貴多

【原文】 佛法貴精不貴多。精貫多。多不能專精。故提綱挈...

【大藏經】金剛頂瑜伽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

金剛頂瑜伽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 南天竺國三藏法...

對治禪修中的五蓋

學習坐禪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。一般性,...

聖嚴法師:為什麼戀愛有時會變成由愛生恨

問: 有人談戀愛如膠似漆,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...

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證,提前往生嗎

問: 請法師慈悲開示,就著念佛的人,是不是可以克期取證...

【推薦】微笑地面對人生中痛苦和考驗

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險,來參加齋戒學會的老菩薩的故事。末...

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是何含義

原文: 《觀無量壽佛經》雲: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作佛者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長者子懊惱三處經

佛說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...

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

如果你在菜市場,看到一個老人為了幾根菜討價還價,你...

詐稱眼瞎喻

從前,有一位工匠為國王做事,由於工作非常繁重,身心非常...

拜佛姿勢圖解

第一.站立姿勢.輕輕合起雙掌,手指併攏,手肘自然彎...

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說「道」

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無處不在觀世音菩薩 諸位有...

因為不知道,所以勇敢

一個下雪的晚上。農村有戶人家,半夜裏有人敲門。主人...

由感受來牽動,這就是顛倒想

《首楞嚴王三昧》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。我們剛剛講過煩...

戒律衰敗之原因

近處來,比丘尼學律、弘律不乏其人,但比丘弘律者卻寥寥無...

【推薦】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,還要比幸福感

1960年,美國因貧富差距懸殊,產生許多社會矛盾。窮人...

寶志禪師《大乘贊》十首

一、 大道常在目前,雖在目前難睹。 若欲悟道真體,莫除...
重新加載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