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文庫
隨機文章列表

佛經格言集萃

▲ 若人壽百歲,邪學志不善,不如生一日,精進受正法...

荷花與泥土

泥問:我以全部的生命滋養荷,荷高貴美麗,享盡人間一切榮...

娑婆世界的厭離行

淨宗願門的核心內涵是厭離娑婆,欣求極樂。然娑婆世界眾生...

及時把情緒處理掉

一個科學家早上起床沒找到拖鞋,有點惱火。當他沒注意到自...

信佛後沒感應?其實這些都是三寶的威力

我們一般人做任何事情,都講求效果。像我們做生意講,掙錢...

【大藏經】阿閦佛國經

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:一時佛在羅...

11種念佛的方法

一、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,不論顯密,幾乎都...

綁票倖免,皈依三寶

1928年,那時候戰亂,整個社會非常紊亂,有很多土匪、...

不再為世間所囚縛

唐朝的曹山本寂禪師,是福建泉州莆田人,從小學習儒學,十...

土豆的營養價值與烹調竅門

土豆,學名馬鈴薯,別名洋山芋、洋番薯、山藥蛋。它和玉米...

念佛時妄想很多該怎麼辦

問: 弟子在念佛的時候妄想很多怎麼辦? 明安法師答...

120歲傳奇高僧虛雲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難

一難生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(歲次庚子)七月三...

積極向上的佛教

一、佛教不是迷信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、充滿神話的國...

【大藏經】賢劫經

賢劫經卷第一(亦名颰陀劫三昧,晉曰賢劫定意經) 西...

如何理解「鬼怕惡人」

我們出家人沒有特殊因緣,也不會去招惹,人一說你就去治病...

女人補血的最佳時間與食物

月經過後七天內是補血的黃金期 根據中醫的說法,女性...

白衣上座,比丘下座,乃法滅之相

那麼現在也有二寶,現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寶,不承認僧寶,也...

瞭解戒律真正的意義

當我們提起戒律這個名詞,對現代講究自由,很不喜歡受約束...

以什麼樣的心態聽法,能得到最大利益

宗喀巴大師講一個偈頌說: 佛非水洗眾生罪, 亦非手拔有...

拾回自己「失落」的心

我們的心,被這些前塵緣影障礙了、埋沒了、迷失了,我們該...

聖嚴法師《互信的建立》

人與人之間的互信,建立在誠懇的基礎上,有誠意才能得...

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毀滅

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消滅,會消滅正法,兩種力量: 一、惡性...

改變命運的3個要點

如果說命運是一定的,不能改變,《易經》教人趨吉避凶...

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

在一切修清淨心的行門當中,念佛一法是最為直接、最為圓頓...

明心見性的境界是怎麼樣的

問: 見性與見本體有什麼區別?明心見性的境界是怎麼...

六道的十類眾生是怎麼來的呢

見與見緣,似現前境,元我覺明見所緣眚。覺見即眚,本覺明...

阿彌陀佛幫我們遠離了分段生死

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是為了成就聖道,一般來說,你初地以...

【大藏經】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

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...

生活在別人的口中,這樣的人多沒智慧

我們學《地藏經》就知道,佛菩薩都是在利益眾生,而凡夫都...

梨打痢頭

從前有一個患了滿頭疥癬的人,他的家人為他買了一頂華...

三界唯心萬法唯識,無分別心才是道

唐代的懶瓚禪師,長年居住在山洞裏,有一次,他寫了一首詩...

聖嚴法師:不要讓人生空虛無奈

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,幾乎就是日復一日地上班、下班,...

施食有很多好處,一般人看不到

何以要施食呢?所謂未成佛道,先結善緣,不但要與人道結緣...

讓煩惱拐個彎

在崔永元所著的《不過如此》一書中,有這樣一段對話:...

【佛學漫畫】宇宙有盡頭嗎

孩童時期可能都曾有這樣的疑惑:這一切的一切有盡頭嗎?如...

信仰是物質存在還是一種理念

問: 佛作為眾生的信仰,到底是一種物質存在,還是一...

面相的好壞與心靈的善惡是相應的

現實生活中,人到中年後,就顯現出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致的...

泥佛不度水,真佛內裏坐

趙州上堂雲:金佛不度爐,木佛不度火,泥佛不度水。真佛內...

【大藏經】【注音版】佛說浴像功德經

佛說浴像功德經...

有什麼方法可以在念佛時不溜號呢

問: 拜佛和念佛的時候思緒很亂,不能集中精神,總是...

佛也要受前世的業報

佛教認為,即使是佛也難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報。 《...

學習《印祖文鈔》的重要性

好,各位蓮友,南無阿彌陀佛。大家都是念佛,期同往生西方...

雨華衣莊嚴,無量香普熏

雨華衣莊嚴,無量香普熏。 此二句,名莊嚴雨功德成就。佛...

你的心,聽話嗎

所謂修行,就是修煉自己的心,你的心,聽你的話,然後放到...

【推薦】有什麼值得生起欲愛之念

有一天,佛陀在鹿野苑,對圍繞身邊的五百位弟子說:無數劫...

如何對治宿業惡疾

光粥飯僧耳,一向率真,絕不肯虛譽人,亦絕不願人虛譽己。...

如是因如是果

在佛陀時代,某日,舍衛國國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,聽見...

以妙音香花歡喜供佛,成就辟支佛果
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。有一天,許多豪貴長者身...

恣意追逐功名利祿五欲,則苦患無窮

佛陀時代,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靜坐中思惟:世間上很少有...

環境對阿賴耶識也是一個重要的主導因素

阿賴耶識熏習道理,當知亦爾。 阿賴耶識身為我們生命的根...

為什麼學佛後會遇到不如意的事

最近有一些同修來信,發貼,訴說在念誦《地藏菩薩本願...

四念處之觀身不淨

好,我們看附表第二的四念處,四念處呢,這個我們先解釋這...

【大藏經】慈悲水懺法

禦製水懺序 夫三昧水懺者。因唐悟達國師知玄。遇迦諾...

生活就是修行

一天,有一位女士來找秀峰禪師,埋怨工作得很辛苦,上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雜藏經

佛說雜藏經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佛弟子諸阿羅漢,諸...

何以念佛即得成佛

或問: 念佛本極易之事,而成佛為甚難之事。佛道長遠,經...

道證法師:臨時助念也可往生

還有人有疑問,說如果這個臨終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...

十惡五逆,都是因為這個貪心

我們要斷除貪心,祖師大德作了一個偈子說:貪多業亦多,貪...

生命只是一團泥

一座大山上有個小廟,廟裏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徒弟...

跟三寶結下好緣,這個非常重要

一個菩薩,你要跟三寶結下一個很好的因緣,這個非常重要。...

到紫雲山訪夢參老和尚

今年二月,無意間讀到一則夢參老和尚到台灣弘法的消息,推...

【大藏經】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

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 宋西域沙門功德直共玄暢譯 如是...

【推薦】供養地藏菩薩能獲得十種利益

未來和現在的眾生在他所住的地方,在南方清潔之地。南方是...

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

問: 弟子在生活中,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...

文珠法師《念佛法門》

今天,我要為各位介紹念佛法門。念是心念、想念、憶念...

夢到底從哪里來呢

在說夢之前,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:眼識,耳...

良友目犍連

神通第一的目犍連,還沒有出家的時候,是一位長者子,...

如是發心名之為邪,如是發心名之為正

世有行人,一向修行,不究自心,但知外務。或求利養,或好...

【推薦】覺海慈航

(一) 什麼是佛教 問: 創造佛教的人是誰? 答:...

為何要受持「不殺生」戒

說起五戒大家並不會感到陌生,五戒是中國大乘佛教中最根本...

每一天的觀想

一早起身,就觀想祈禱三寶加持,弟子今天可以過一個快樂無...

發心大的人,福德就厚重

《感應鈔》中記載了一個故事,江西有個姓舒的教書先生,到...

輪回路險,用功須生處轉熟

古代趙州禪師,三十年不雜用心,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,他...

【大藏經】唯識三十論直解

唯識三十論直解 世親菩薩 造 三藏法師 玄奘 譯 ...

自信是由實力而來,而不是整容

問: 醫學發達,整形變得很普遍。有人覺得,整形像化...

虛雲老和尚《參禪警語》

心即是佛,佛即是覺,此一覺性,生佛平等,無有差別,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奈女耆婆經

佛說奈女耆婆經 後漢安世高譯 佛在世時,維耶離國王...

淨土法門的修行一定要依照聖言量

問: 我聽母音老人講,修淨土法門行者念南無阿彌陀佛結束...

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

第一:廣發弘誓願: 廣發弘誓大願心,度盡眾生消煩惱...

這種境界並非功夫,而是一種可怕的幻妄相

這個用功人啊,說起來也明白,功夫到了什麼地方了。這功夫...

得黃金鼠狼喻

過去有個商人出外作買賣,在回鄉的途中,突然發現路邊...

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嗎

問: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嗎?或者早晚都可以念?...

做財富真正的主人

這是一個以商業為主流的時代,物質文明高度發達,財富積累...

【大藏經】禪林寶訓

禪林寶訓序 寶訓者。昔妙喜竹菴誅茅江西雲門時共集。...

百千萬劫難遭遇——佛法難聞

各位有緣,今天是我們這個這次福慧慈緣一直舉辦的這個這樣...

恒真淨土變現淨土

今天我們講的淨土的第三個概念,叫恒真淨土。也就是釋迦牟...

修行就是先苦後甘

大藏經裏面有段故事:在一個深山裏面,有七個人志同道...

精進修為何更容易出業障呢

問: 為什麼精進修時,反而比平淡修時易出業障呢? 宏海...

佛像經書可以下載到手機嗎

問: 佛菩薩像和經書下載到手機裏可以嗎? 正如法師...

有病痛的時候,如何身苦心不苦

問: 有病痛的時候,如何身苦,心不苦? 妙境法師答: ...

淨業行人的遺囑樣本

XXX、XXX、XXX,我的親人們、孩子們: 今天...

【大藏經】息除中夭陀羅尼經

息除中夭陀羅尼經 西天北印度烏填曩國帝釋宮寺三藏傳...

眼前活計放不下耳

我們不能真為解脫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計放不下耳,這是一個最...

【大藏經】法華論疏

刻法華論疏序 法華論疏者嘉祥大師之所撰也。本山實藏...

「施主」有何含義

施主,即檀越。佛教對佈施者的敬稱。指施捨財物給佛寺的人...

文珠法師《改善自己的命運》

我們皈三寶,堅定信仰,盡形壽修學佛法,一定可以改善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

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...

極樂的五塵境界,都由彌陀願心所現

境勝由來道易修,多生習氣一朝休。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西...

盲人的一門心思

那是去年秋天,在家鄉同一位朋友散步。他是我小時候那...

菩薩成就國土,要有兩種準備

這一科是與之授記。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的道...

殺子成擔的故事

有一個愚癡的農夫養了七個活潑健康的兒子。他每天帶著...

臨終昏迷助念還有作用嗎

問: 臨命終時被業力牽引而流轉六道,這個業力是今生還是...

心如虛空,量周沙界

韓國代表佛寶的通度寺(因收藏佛陀穿過的袈裟),擁地兩千...

一句佛號創造生命奇跡

宗實老和尚是黑龍江省大慶市人。九年前的劇烈心絞痛,他至...

【大藏經】【注音版】菩薩五法懺悔經

菩薩五法懺悔經...

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

南無阿彌陀佛,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,大家吉祥。今天我們跟...

聖嚴法師:調整觀念讓苦變為樂

苦與樂,往往不是來自於物質條件的富不富足,也不一定...

無始以來造無量業,雲何臨終十念即得往生

問: 眾生無始以來,造無量業。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,又複...

包容的尺度

包容別人可以減少自己的煩惱,增加智慧,但是包容應該...

只要心不隨著動,煩惱就會過去

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累積的。像大家現在一起...

真如自性如如不動,為何強調斷惡修善

問: 末學有一個問題,請慈悲開示。真如自性,如如不...

人有四種未來

龍樹菩薩說,人有四種未來:從光明到光明;從光明到黑暗;...

臨終助念的時機該怎麼把握

問: 有一種說法,認為人斷氣之後,智慧高出斷氣前的...

念佛是念六字還是四字,怎樣計數方便

問: 念佛是念六字佛號還是四字佛號,怎樣計數方便?...

「不幸」的故事

改運、消災、改名,自古以來這種迷信就已深印於人們心...

為何佛的恩德還超過父母的恩德

諸佛的恩德很難報答,他超過父母的恩德。那父母之恩對我們...

淨界法師:唯識學對於妄想的兩種分類

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時,包括了受用跟想像,也就是受用...

來果老和尚小侍者淨參師,年僅十九歲便生死自在

自古多少大德祖師,他們都能即生了生脫死,他們的嘉言懿行...

無怒則無敵

在中國武術界中有句俗話:練拳不煉功,到老一場空。因...

不經中陰身,頃刻做菩薩

如果我們都沒有接引會出現什麼情況呢?我們都是很昏迷的,...

【推薦】三界這一關跳出去,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

為什麼說要往生淨土呢? 前面我們只講到念佛能夠破除障礙...

叢林及禪法

一、叢林之興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為生,那裏化緣很辛苦,...

感化那些沒有佛緣的人

慧明對佛很虔誠,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,可是卻遭到...

《維摩詰經》的淨土觀及修行方式

二十世紀的現在,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,來提倡修行淨土...

四十八大願——(第26願)菩薩得金剛身

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,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,不取正覺。 我...

佛弟子平時自修的幾種方法

一個人為什麼要修行呢?主要的是訓練自己意志堅定,如同製...

【大藏經】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法

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法 唐善無畏奉 詔譯  ...
重新加載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