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文庫
隨機文章列表

瞋恚的習氣最為害人

富貴人更容易瞋恚,稍不稱心,就要發火,輕則口出惡言,重...

什麼是「造作等流果」

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,愛樂殺生等事。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在...

為什麼要做早晚課?能得到什麼利益

早晚課是出家人在寺院裏修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。我覺得,...

父母過逝時,勿行落井下石之孝

【白話文】 昨天收到你寄來的訃信,知道你父親在上個月二...

【大藏經】【注音版】華嚴經淨行品

(印光大師校印本)...

靠自力修行的道路,真是險象環生

多諸障難者,行人于禪觀中,擊發陰魔,如《楞嚴》開五十種...

相同的肺病,不同的境遇

我的俗家四老中,有兩位是因肺癌去世的,前後僅相差兩年,...

烏鴉和孔雀的故事

現在這個時代在佛經裏邊叫做末法時期,在末法時期有一個典...

貪圖供養墮餓鬼

佛陀時代,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達多長者,所擁有的財物...

惡口傷人的果報

惡語傷人時人們一般會拿直爽作擋箭牌:我很直爽,我有...

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,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

問: 弟子的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,我懺悔、做善事,天天念...

富翁的今與昔

富翁在自己公館的花園裏散步,煩惱尾隨其後,寸步不離...

念佛雖易,殊不知為真實出生死之要路

【原文】 念佛雖易,世人不知,都輕視為尋常,殊不知為真...

善心不僅能救命 還能救心

有一次,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,醫院發現他需要...

【推薦】來討債的嬰兒

吃素而長壽健康的人,比比皆是,像虛雲老和尚、廣欽老和尚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睒子經

佛說睒子經 西秦沙門聖堅奉 詔譯 聞如是: 一時,...

無作戒體生起的三個要素

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: 第一個要素,就是能受之心。...

【大藏經】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

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一卷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...

未必錢多樂便多,財多累己自招魔

隆蓮法師雖身居廟宇,但對如今社會上物欲橫流的種種現象還...

慧律法師-一行三昧論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!(三稱) 法宣法師,諸位法師、...

慧律法師:學佛要具足的三個條件

一、親近善知識 眾生的煩惱習氣都很重,突不破,無法...

富那奇墮餓鬼道的因緣

昔時,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。一日,舍利弗與大目犍連...

內心有正念跟妄念二個念頭

我們凡夫的虛妄分別心,當我們沒有遇到佛法的時候,我們內...

靜坐的方法

至於問到靜坐的方法有多少種的問題,據我所知,只有一樁-...

【推薦】不偷不盜,一生無憂

很多人覺得非常委屈:一輩子什麼缺德事也沒幹,為什麼自己...

不管生命中發生什麼,你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

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,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,不管我...

為了念佛求生而示現在世間上的祖師們

歸去來,魔鄉不可停,曠劫來流轉,六道盡皆經,到處無餘樂...

聖嚴法師《不住于相而行佈施》

不住於相,相的意思在《金剛經》中講得很清楚,即不住...

雖有多聞若不修行,如人說食終不得飽

過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兒子,與許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寶。這位...

惟賢長老《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》

一、人間佛教思想的歷史沿革 (一)釋迦佛的應化示現...

人者,忍也

人者,忍也。這個忍字,心字上面一把刀,從忍從心。心是很...

佛為什麼說無相

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門,無論是有知識的,無知識的;貧的...

超度常識問答簡選

問:念經何以能超度餓鬼。 答:仗念經力,感發餓鬼善...

讓心靈創造幸福

第一,知道如何面對逆境。 逆境帶來的痛苦包括兩方面,一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大生義經

淨佛說大生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...

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

在《維摩詰經》中,佛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,若菩薩欲得淨...

【大藏經】【注音版】佛說腹中女聽經

佛說腹中女聽經...

野鴨子飛過去了,你的心在哪里

理觀的智慧,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,這是根本。 安住一念...

寧願做傻瓜

從前有一個禪師叫作無相大師。無相大師給弟子開示的時...

家人壽盡的時候沒有師父助念怎麼辦

問: 請法師開示,家人壽盡的時候,去寺廟辦佛事和在家助...

人生五個不在乎

人生在世,有些事情應該非常在乎的,比如做人的尊嚴,...

隨業往生與隨念往生

從今生的角度來看,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,到底什麼業會被...

請您來安排我的一切!

世上的一切,有多少人力不能為?至愛的親人離世,人命無常...

法佈施以勸修淨土為最勝

有些做弘法利生、勸進行者工作的人,他常有個觀念:一天到...

佛本生故事:屍毗王割肉救鴿

有一個大國都城叫提婆底,國王名叫屍毗。他的國家土地肥沃...

【大藏經】華嚴關脈義記

華嚴關脈義記 無礙勢。四問答取文勢。 第一輾轉無盡...

教你從四點看清一個人

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利益面前,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。這個...

窮人也會過得很快樂嗎

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海灘上相遇了,富人問窮人:你在...

唯心之理和現前之事

唯心淨土、自性彌陀,這是非常正知見的一個理,也是一個包...

心安比賺錢更重要

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,而非物質的享受,因為一切物質...

無緣大慈同體大悲,就是究竟的平等心

修行這條路要堅持走下去,確實有很多困難、很多障礙。仔細...

關於日本的本願法門

問: 有人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是靠著阿彌陀佛的信心,這...

佛教四眾弟子的稱呼及含義

佛教徒有四眾之分,就是出家男女二眾,在家男女二眾。出家...

大慧宗杲禪師禮觀音文

清淨三業,一心五體投地,皈依南無十方慈父、廣大靈感觀世...

【大藏經】觀虛空藏菩薩經

觀虛空藏菩薩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: ...

【大藏經】戀西大師淨土必求(淨業痛策)

淨土必求自敘 大本彌陀經雲。佛告彌勒。其有得聞彼佛...

慧律法師《佛陀的格言3》

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,我們水陸前一個月義工大...

生命危脆不能長久

昔日佛在毗耶離城甘梨園時,比丘們觀察到此地平正莊嚴,人...

印順大和尚談出家的經歷

記者: 印順大和尚,很多人對您出家前的經歷非常感興...

虯龍與獼猴

這個故事出在《佛本行集經》,這個故事怎麼說的呢?大海裏...

吃葷對誦經往生是否有影響

問: 我皈依後十齋日是吃素的,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葷的...

吃虧是福,有著深刻的哲理在其中

俗話說,人生有三福:平安是福,健康是福,吃虧是福。前兩...

對眾生要有仁愛慈悲之心

一個學佛行人,得要有一個助人的道德情操,在家裏要孝養父...

寶筐鏡影

金剛經說: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...

受完三皈依後,所獲功德不可思議

我們受完三皈依後,雖身同世俗,但心是菩薩,所獲功德,不...

淨界法師:對惡法的態度

當我們修習四念處以後,接下來要修助行四正勤。 四正...

觀此世界及眾生身,皆是妄緣風力所轉

琉璃光法王子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經...

如何放下煩惱

問: 如何放下煩惱? 正如法師答: 人生在世,煩惱...

【圖】僧人威儀規範教學(平興寺版)

僧儀規範(平興寺版)...

20道美容養生素食湯

1、雙蓮百合圓肉湯 安神,健身,預防心悸失眠 材料:蓮...

業障發現的公案

我們每個人,思想隨時變化的,當你打完佛七,得到佛菩薩加...

平常顛顛倒倒,臨終很難有正念

諸位!你要知道,你臨終要能夠不隨境轉,你 平常就要訓練...

盜木材的夫妻

我熟悉的一位同修張師兄,經常會把他曾經見聞的不可思議之...

素食幫你擊退病魔

各界世界著名人物,從哲學家柏拉圖和尼采,政治領袖本...

如何應對長時間的大逆境

問: 如何應對大的逆境?尤其是時間較長的逆境。 大安法...

投胎為女人之身的八個因緣

佛告彌勒菩薩言:彌勒,若有女人能造佛像,永不復受女人之...

【推薦】每個人都是賊

偉大的聖者龍樹菩薩,曾全身赤裸地生活,僅有的家當就是一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義足經

佛說義足經卷上(八雙十六輩)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...

真信切願必定往生,不必以功夫淺而懷疑

念佛人平時有真信切願,無一不得往生者,況福峻臨終正...

【大藏經】六字大陀羅尼咒經

六字大陀羅尼咒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。一時...

宏海法師:馬蹄無處避殘紅《徹悟禪師語錄》要解

第一講 各位大德法師,各位居士同修,各位有緣,大家下午...

聖嚴法師《快樂由自己決定》

開朗才會快樂 人經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態及環境中,因...

生活在報恩的世界裏

給遺棄你的人報恩吧,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。 給傷害...

鱉謀猴肝失摯友

昔時,釋迦牟尼佛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大比丘眾,遊化至舍...

愛生氣的朋友看過來:毀滅百千劫善業的捷徑

1、對凡夫和菩薩起嗔恨心的後果(大願法師開示) 如...

無量劫來都被自己的妄想誤導了

你想想看,一個人好端端的,誰願意去造罪呢?肯定是仁者心...

【推薦】佛教戒律為何教人「不歌舞倡伎」

歌舞倡伎,是娛樂,以世間法來說,人之對於娛樂,是不能缺...

欲得佛法實益,須向恭敬中求

作為修行人,在行持上必須要奉行一個原則:誠敬主敬存誠。...

【大藏經】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

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第一 天親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...

經書損舊佛像磕碰,該如何處理

問: 經書損舊、佛像磕碰,怎麼處理才恭敬如法呢? ...

佛世樂音老母

隋大業年間,佛陀在維耶羅國(在今日中印度)時,其所停留...

南懷瑾老師:念佛法門

現在,貢獻大家念佛的法門,也就是習慣所稱的淨土法門...

出家人必須能節儉,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

雪竇寺寺訓: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,特拈四字勉...

一個家族的興敗就看這三個地方

第一看:看子孫睡到幾點,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馬有三相經

佛說馬有三相經(出雜阿含別譯) 後漢沙門支曜譯 聞...

佛為什麼要說《阿彌陀經》

佛當時為什麼要說《佛說阿彌陀經》?我們從八個意義上面分...

【大藏經】金剛般若經疏

金剛般若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略釋經題。法譬標名...

如何對治自己的情執貪欲

問: 請問如何對治自己對於情執的貪欲? 答: 情欲是緣...

讓你靜心的34條法語

1、心外無物,閑看庭前花開花落;去留無意,漫隨天外...

曾經信願持名,後來退轉不念了能否往生

問: 往生與否,關鍵看這個人是否在具足信願的條件下念佛...

老實厚道的人比較能夠得到師長的加持

第二是「疑師」:對於師長的功德產生懷疑。懷疑這個師長真...

慈悲充實了生命

慈悲是充實了的生命,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。 懂得了慈...

「朝三暮四」成語的由來

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。 春秋戰國時,有個宋國人,養...

當你念久了,散亂心自然就沒有了

如何淨心寡欲?多念聖號。剛才不是提到要至心?你不念,如...

【大藏經】五方便念佛門

五方便念佛門 天台智者大師撰 一凝心禪、二制心禪、...

蘇東坡親近四位高僧的故事

東坡居士悟道因緣 內翰東坡居士蘇軾,字子瞻,眉州眉山(...

聖嚴法師《愛語》

佛教有一個名詞叫「愛語」,意思是指慈愛的語言、態度...

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

身為一個凡夫眾生,在一期的生命當中,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起...

三年苦功抵不住親情一句,實為可悲啊

正在機場候機室裏看書時,一位白髮斑斑的長者,坐到隔壁的...

佛陀為什麼要教誨斷食眾生肉

【汝教世人修三摩地,次斷殺生,是名如來先佛世尊,第二決...

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

1、父母在,不遠遊 原文:子曰:父母在,不遠遊,游必有...

觀音菩薩救苦心殷垂形六道

觀世音菩薩于無量劫前,久成佛道,號正法明。但以度生念切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阿鳩留經

佛說阿鳩留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聞如是:...

中國歷史上最有佛緣的15位皇帝

導讀:佛,講究一個緣字。在中國古代帝王中,不少人與佛結...

智者大師辨析臨終十念即得往生

問:眾生從無始以來,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,而今生一期果報...

持誦金剛經得定要訣

六祖聞客誦金剛經有省,謁黃梅五祖,為說金剛經而大徹...

練習對治自己的貪瞋癡

在《地藏經》第八品上,閻羅王、大鬼王說:地藏菩薩發這麼...

一步之差,千差萬別

古希臘有個寓言,一個年輕小夥子練刺殺,面前有一個劍靶子...

「自淨其意」是什麼含義

問: 能否開示自淨其意的意義。 中台禪寺答: 自淨...

何時得與聖賢親

瓊枝瑤草色長新,別有乾坤世外春。紅藕華藏金砌鴨,綠珠簾...

【大藏經】羯磨儀式

序 羯磨者。乃如來金口親宣之法也。所謂僧法。對首。...

斌宗法師《傳授在家菩薩戒開示》

前言 這次貴社社長德欽法師,暨李炳南老居士等,發心...

念佛先除障礙

我們念佛,要先把念佛的障礙除掉。什麼障礙呢? 比如窮苦...

最好不要對孩子說的十句話

1.你為什麼就不能夠象。。。。。。 孩子被對比,很...

逃避並不能解決痛苦

防護並非意指不看、不聽、不聞、不嘗、不觸或不想任何事。...

佛教對「食」的定義

生活中離不開衣食住行,其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食。一說...

【大藏經】佛說菩薩修行經

佛說菩薩修行經(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) 西晉河內...
重新加載文章